一、基本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新型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南宁学院、南京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徐金俊、薛建阳、陈宗平、赵阳、梁超锋、刘晓光、黄新良、刘祖强、陈宇良、周超锋
二、项目背景
现代文明催生了人们对建筑审美和对高得房率、易于家装或家具布置的功能需求;此外,低碳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内在基础,不可忽略。钢筋混凝土结构难以满足建筑在承载、抗灾等方面的性能要求,而以型钢、钢管为约束部件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并创新出符合现代住宅理念的建筑结构体系。
三、创新成果
在9项国家和4项省级研究课题的资助下,项目组历经二十年潜心研究,创新地发展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短肢剪力墙、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三类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提出了相关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1)揭示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破坏机理及其抗震性能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损伤的性态设计方法;
(2)发展了适用于高烈度区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墙-墙拼接、墙-梁连接节点,构建了面向稳定-强度-延性为需求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
(3)建立了约束再生混凝土破坏准则和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理论,揭示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和框架的破坏机理,创建了基于“材料-界面-构件-结构”多层次需求的钢管再生混凝土震损评定模型。
四、推广应用
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72篇;授权发明专利24项、软著5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4本;编制标准7部。成果在江苏、浙江等地得到了大量应用,并在减少建筑固废、降低碳排、优化产业、增加就业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